暑期来临,阳光、自由与探索成为生活的主旋律。
然而,在享受假期的同时,安全问题不容忽视。
为了帮助同学们度过一个平安、健康的暑假,
特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暑期安全知识清单,
涵盖防溺水、交通安全、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。
请同学们务必牢记以下要点,
让安全成为你暑期生活的“隐形护盾”!
01 远离危险水域,谨防溺水事故
在暑期溺水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下,掌握科学有效的防溺水知识,是守护生命安全的关键。希望大家可以记好以下几点:
不私自下水游泳;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;不会水性的学生不要擅自下水施救。若不慎落水,要保持冷静,不要手脚乱扑,应放松肢体,尽量让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,并大声呼救。
特别提醒:即使会游泳,也可能因抽筋、体力不支等情况遇险,切勿在陌生水域挑战极限。
02 遵守交通规则,平安一路相随
自驾出行
出发前检查车辆:提前检查轮胎、刹车、灯光等部件,避免车辆“带病上路”。  
系好安全带:全车人员务必系好安全带,后排乘客也不能放松警惕!
乘坐公共交通
候车有序:在站台内候车,不追逐打闹;车辆停稳后依次上下车,避免拥挤摔倒。  
不乘坐“黑车”:选择正规运营车辆,拒绝乘坐无牌无证、超载车辆。
03 旅游提高警惕,平安如影随形
安全第一
出行前了解目的地的基本情况,包括天气、交通、安全状况等。 随身携带一些常用药品,如感冒药、晕车药、创可贴等。 不要轻信陌生人,尤其是在偏僻的地方,避免上当受骗。
合理安排行程
提前规划好行程,包括住宿、交通、景点等,避免临时安排带来的不便。不要安排过于紧凑的行程,给自己留出足够的休息时间,避免过度疲劳。
保持联系
在旅行过程中,保持与家人、朋友的联系,及时告知他们你的行程和位置。 随身携带一些重要的联系方式,如当地大使馆、保险公司、紧急联系人等。
04 遵规上网守正,争做文明公民
假期网络冲浪需谨慎! 假期宅家上网、刷剧、购物、玩游戏的时间增多,但网络世界暗藏陷阱。今天,为大家揭秘的大学生诈骗套路,如:虚假投资理财诈骗、刷单返利诈骗、网络游戏虚拟交易诈骗、线上二手平台交易诈骗、冒充物流电商客服诈骗、私下买卖演唱会门票诈骗、飞机票/高铁票改签或退款诈骗、网络交友诈骗、假网站诈骗、虚假招聘诈骗等。并给大家送上防骗“避雷”指南最强攻略,保护个人信息、远离网络风险!
个人信息保护
谨慎授权权限:下载APP虚假招聘诈骗时关闭不必要的权限(如位置、通讯录),拒绝“一揽子授权”。  
密码设置有技巧:避免使用生日、手机号等简单密码,不同平台设置独立密码,定期更换。  
慎点链接与二维码:收到陌生短信、邮件中的链接或二维码,不随意点击,谨防钓鱼网站窃取信息。
个人信息保护
转账前“三问”:熟人借钱、兼职刷单、投资返利等转账请求,务必通过电话或视频确认对方身份。  
支付环境要安全:不使用公共WiFi进行支付操作,定期检查支付软件的登录设备管理,删除异常设备。
 警惕虚假购物:假期促销多,认准官方平台,不通过非正规渠道交易,避免“低价陷阱”。
个人信息保护
游戏陷阱要警惕:不轻易相信“免费领皮肤”“低价代充”等广告,避免点击非官方链接,谨防账号被盗。 
 
直播打赏需理性:观看直播时需理性消费,避免掉入不法分子的直播陷阱。
虚假信息不传播:遇到“小道消息”“暴富秘籍”等内容,核实来源前不转发,避免成为谣言传播者。 
